重磅 | 美团大众点评合并完成 5:5换股 估值170亿美金

来源: 餐饮O2O

1970-01-01 08:00:00

资本寒冬来临之际,O2O原有的烧钱模式难以继续;合并能带来明显的边界效应。
美团和大众点评已在十一前达成合并协议,董事会层面已批准,双方股东已于昨天(2015年10月6日)签字,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合并正式完成,新公司估值达到170亿美元。



国庆节的最后一天,O2O市场爆出猛料: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合并已正式完成。今天早间,美团总裁杨俊的朋友圈截图称,合并前估值是70+40=110亿美元,合并后变成寡头可以提高估值,160-170亿美元也不为过,然后再融资20-30亿美金就完美了。


晚间,腾讯科技曝出确切消息:合并后的新公司将占据中国团购领域80%的市场份额,同时成中国最大O2O平台,新公司估值也达到170亿美元。


确认的合并方案



1、对等合并


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合并是对等合并,两家公司5:5换股,非之前传的7:4,且投资人也有不同的换股比例。合并之后,两家公司在新公司的董事会将占据同等席位。


2、联席CEO


在合并之后的新公司,大众点评CEO张涛和美团CEO王兴将有共同的话语权,共同担任联席CEO和联席董事长。张涛和王兴将各自独立负责相关业务,同时向新公司的董事会汇报,重大决议在董事会层面完成。同时,新公司将在上海和北京设计双总部运营。


3、独立运营,高频内部竞争


新公司将定位于连接人与服务。两者业务重合部分主要集中在部分高频到店业务,合并后,这部分业务将保持独立于运营,进行内部良性竞争,以避免人才流失和总体份额下降。双方业务团队将保持目前的架构和职责不变,继续按原定战略目标快速发展,增强产品创新、客户体验改进和新业务创新能力。


合并后新美大如何玩?



根据鸵鸟电台对刚回国的饿了么CEO张旭豪的采访消息得知:


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合并已于昨天(2015年10月6日)正式完成,双方股东已经签字,此次合并事宜,确凿无误。


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后的新公司,在未来一年的时间,各自都将独立运作,业务将不会合并运营官,只是在补贴上会有一定的协同性而已。


饿了么将不参与本次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合并,仍将独立运作。只是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后的新公司将作为饿了么的小股东参与,两者合并暂时看不出什么影响,跟点评的合作该有的合作还是会继续。


在目前业务发展上,美团与点评也越来越走向差异化,美团专注在酒店、电影票、外卖等领域,点评则专注在餐饮为核心的领域,并在一些低频服务上有所发力,此外在不同场合点评高管都称将会发力闪惠业务去团购化。

但是,并不意味着双方的竞争在趋于平淡,在一线城市美团、点评都面临新口碑、百度糯米的竞争,而在三四线城市,美团曾经的大本营,百度糯米、点评都在进入,整个本地生活服务市场上竞争趋于白热化,从今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团团购业务的份额被几个对手在蚕食。

与此同时,不断传出美团融资困难的传闻,以及一系列的负面新闻,美团动用了律师函向造谣者提出申诉。

当然,落实到这次合并传言上,双方合并之后将会参考滴滴快的、58赶集的合并模式,是否能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联手抵抗新口碑、百度糯米的冲击不得而知,但是可以预见双方的合并并不简单,点评此前一直传言将会拆除VIE结构回归明年登陆的战略新兴版,而美团赴美上市之路也因为美国同行估值低业务发展缓慢并不被资本看好,所以双方在资本市场合并所能畅想的故事并不明朗。

滴滴快的、58赶集、优酷土豆这些业务上老大老二的合并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容易,想必王兴和张涛都非常清楚这一局面,从多个投资人方面了解到,美团一直在融资,点评也渴望能上市,对于此次合并称阿里和腾讯在背后撮合,投资人对此不予置评。


针对该事件,亿欧网联合创始人黄渊普表示:

1、美团与点评,目前前者压力大,后者反倒相对轻松,想合并美团得在估值上做更大妥协;

2、合并后可以说故事利于融资,但只要第三者(百度糯米)的竞争在,想靠规模去盈利几乎不可能;

3、不用指望1+1>2,合并后的市场估值难以超过150亿美元,近近上市也几无可能;

4、如合并,架构上可能更像58赶集相互保持一定独立,但格局上像滴滴快的无法达到市场速胜。




事实上,此前,美团和大众点评此前就曾酝酿过合并,只是大众点评CEO张涛反对,张涛不愿意放弃梦想,更倾向点评独立上市。


两者相较:拳头遇上太极



执行力:快和慢


美团团队以狼性闻名,大众点评团队“儒雅”有余,近一两年强调将团队风格向“狼性”转变,但效果有限。

年龄:年老和年弱


美团所属的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3月;大众点评网所属的上海汉涛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4月。两者有7岁之差,在互联网企业而言,已相差一个辈分。

人才:干嘉伟和吕广渝


美团引进干嘉伟带领销售团队,大众点评晚于美团亦引进阿里系人才吕广渝,后引进原CSDN总编刘江,担任技术学院院长。虽干嘉伟和吕广渝在阿里时级别相当,但团队不同发展时期引进履历及性情差异的两人,起到的鲶鱼作用也有相当大差异。

地域战略:农村和城市


美团在发展初期遇到千团大战,在节约资金及战略考虑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打法,大众点评靠强大的资源基础占领一线城市,后期城市反攻农村,取得一定成绩。

业务布局:高频和低频


美团和大众点评均采取成立独立事业部,使业务细分并欲独立发展独立融资,但美团偏重外卖、票务、旅游等高频低额业务,大众点评偏重美业、婚嫁等低频高额业务。后续两者均推出上门服务,并采取开放平台,接入家政、美业、汽车洗护等品类上门服务提供商。在现金牛业务上,美团和点评相差很大。



领域扩张:收购和投资


美团依靠自身迅速发展业务,在投资方面采取强投资方式,即收购,先后收购团购网站猛买网团队、OTA网站酷讯等,并投资校园O2O平台宅米;而大众点评在投资方面较放开手脚,投资订餐平台美餐网和已转型的大嘴巴、外卖O2O平台饿了么、WIFI平台迈外迪、食材供应链平台链农、CRM及ERP平台上海智龙、石川科技、天财商龙、广州食为天等,将大众点评的O2O服务产品——在线订座、点餐、团购、外卖、餐厅ERP系统打通,一步步完成O2O产业链布局的重要环节。

发展方向:前端和后端


美团强调前端交易量及营收额的布局,使其在倚重技术的前提下偏重前端;大众点评强调生态系统的建立,使其在依靠十余年的资源积累布局后端市场,打造信息化及大数据生态闭环。

财力:旗鼓相当


美团网和大众点评先后获得E轮、F轮融资,红杉资本均系两者A轮领投方。


为何此时合并?



作为死对头的美团与大众点评为何会选择此时合并?分析人士总结了2大理由:

1、资本寒冬来临之际,O2O原有的烧钱模式难以继续。


投资人开始看重两件事:1,烧钱能烧出极速增长;2,烧钱烧得有效率,能烧出一个稳得住的企业。

近期网上一直传闻美团在筹集15到20亿美元的融资,有传闻称,这笔钱基本已是落到美团袋中,只是流程还没走完,还有传闻称,美团融资还远没close,很多大基金都拒绝了美团。

传闻背后有一点明确,那就是美团估值下降,从最初150亿美元连续下降到100亿美元出头。

另一方面,大众点评正积极筹备登陆战略新兴板,且上市前准备完成新一轮巨额融资,资金规模达到50到60亿人民币。大众点评的风险在于,战略新兴板何时开面临不确定性。

一位投资行业人士指出,美团与大众点评一直在资本领域暗战,一旦合并,估值很快会接近200亿美元,更重要的是,合并后的企业在市场上更占有领先地位,更容易获得大笔融资。

2、合并能带来明显的边界效应。


百度正在O2O领域发力,在200亿资金推动下,糯米成长很快,正在不断分食美团和大众点评的份额,一旦合并,新公司就能更全力应对百度的竞争。


此外,大众点评的收入模式非常健康,一半来自广告,一半来自其他方面,美团则来自广告的收入很少,但团购领域的流量又比大众点评高一倍。

分析人士指出,大众点评利用了很多广点通的技术,这一技术一旦推广到美团,加之合并后新公司会比原来更有议价权,新公司在广告领域收入就可达到原来的3倍。

“美团和大众点评就能改变原来的团购领域只有份额,却不断补贴的尴尬现状。”上述人士称,这也能更好遏制百度在O2O领域的竞争,更好做大自身收入规模。

比如,外卖领域主要竞争的企业有3家,分别是饿了么、美团外卖、百度外卖,饿了么背后的重要股东是大众点评,一旦饿了么和美团外卖合并,即可快速锁定市场的领先位置。

这不仅使得饿了么和美团外卖烧钱力度大幅减少,还使得百度外卖的规模优势相形见绌。

更重要的是,美团和大众点评不再内耗,能更专注的扩张到其他业务领域,这类似滴滴和快的合并后,不断扩张到快车、顺风车、代驾等领域,让新公司迎来更大发展空间和更高估值。


团队杀杀杀,资本合合合!2015年是巨头合并年!在背后资本的冲击之下,双方团队的创始人股份所剩无几,会按照大公司的制度进行管理,在战略新兴板进行上市。


—END—


来源:亿欧网、网易科技、腾讯科技,整编:餐饮O2O